近日,我校園藝園林學院教授王洪義作為通訊作者與中國科學院沈陽生態所雒文濤副研究員合作,從植物功能性狀介導群落構建角度,研究環境變化對草原生態系統功能的影響機制,該成果以“Drought has inconsistent effects on seed trait composition despite their strong association with ecosystem drought sensitivity”為題發表在《Functional Ecology》(中科院一區,Top,IF: 6.282)。
我國北方草地是傳統畜牧業基地和生態安全屏障,近年來,由于極端干旱事件導致草地退化,生產和生態功能受損,如何準確評估草地對未來干旱事件的響應成為重要研究課題。研究團隊從植物表觀性狀、養分性狀等功能性狀角度,研究植物多性狀變化及其介導的群落構建過程,探討環境變化對草原生態系統功能的影響機制,揭示草地植物群落對極端干旱事件的響應及其生態系統功能變異規律,該研究成果為全球變化條件下草原生態系統功能維持機制提供了新證據。
王洪義教授團隊2014年在中國科學院額爾古納站建立了氮磷添加控制實驗平臺。近年來,圍繞退化草地生態修復、物種多樣性保護、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等研究領域,開展長期定位研究,相關研究成果在《Environmental Pollution》、《Ecology Indicator》、《Oecologia》等刊物發表,2022年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文圖/園藝園林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