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亮,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農學院教師,農藝與種業專業碩士生導師,中國作物學會會員,農業農村部大豆機械化生產重點實驗室辦公室主任,“2020級農學創新班五四紅旗團支部”班主任,曾獲“共享杯”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創新大賽突出貢獻獎和優秀指導教師獎。
他學為人師,陪伴學生成長、指引學生前行,點亮學生青春夢想,是青年學生的引路人;他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深耕科技創新,致力于龍江大豆產業振興,是科技創新的追夢人;他勇當開路先鋒,領實踐奉獻之路,發揮青年社會服務之能,青春向黨,不負人民,是社會服務的踐行人。
作物栽培學授課
/青年學生的引路人/
他是一名道德修養過硬的青年教師,為人親和謙恭,被學生譽為“大哥哥式的老師”。他十分注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積極探索對學生的分類教育引導,作為2020級農學創新人才班和農學二班的班主任,凡是學生的求教與求助,無不熱心幫助,多次對學業、生活中出現困難的學生一對一幫扶,以儒雅的言行和寬廣的胸懷,引導學生,照亮學生成長之路。
在他的帶領下,他的班級榮獲“五星團支部”、“優良學風班”、“五四紅旗團支部”等榮譽稱號。疫情期間,他的學生紛紛以志愿者的身份積極投身所在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用擔當奏響青春奉獻之歌。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他用實際行動踐行教書育人的初心和使命。
組織班級開展“四史學習”
組織開展班級“憲法學習”
班會后和同學們合影
/科技創新的追夢人/
他是大豆栽培創新團隊的核心成員,緊緊圍繞大力提升黑龍江省大豆生產水平這個核心開展研究,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授權專利3項。心中有夢想,腳下有力量,國家雜糧工程技術中心303實驗室的燈光總是深夜熄滅,與星光并肩,成為學生們的勤加勉勵的仰望。
2020年他克服疫情和臺風不利影響,跟隨大豆栽培創新團隊在大慶市創造了東北三省大豆單產記錄,畝產達336.2公斤,新華社、中國經濟周刊、黑龍江日報等多家媒體都進行了廣泛報道。參加研發的“春大豆提質增效全程機械化關鍵技術”在黑龍江省大面積推廣,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他為提高大豆產量、增加農民收入、保證國家糧食安全、促進鄉村振興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開展科研任務
九三大豆產業創新研究院項目測產
土壤溫濕度儀安裝(社會服務尖山農場蹲點)
/社會服務的踐行人/
2020年博士畢業他選擇留母校任教,在恩師和老先生們的引導下,克服疫情影響,長期深入生產第一線,在生產實踐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任教以來,他深入各鄉鎮地號以及鶴山、尖山、寶泉嶺、饒河、八五五等多個農場指導大豆春耕生產、推進大豆高產創建項目、培訓基層農技人員。僅2021年累計基層社會服務蹲點61天,線上線下培訓12場,受益農技人員和種植戶近萬人。
他用腳步丈量祖國的大地,把論文寫在田野里,讓成果留在土地上,給農民帶去科學技術,腳踏實地的實現社會服務的價值。
農用機械設備檢修(社會服務鶴山農場蹲點)
開展科研任務(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齊齊哈爾綜合實驗站)
大豆種衣劑拌種(社會服務和平牧場)
青春因奮斗而精彩,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在實現民族復興的接力賽中,全力跑出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優異成績是曹亮老師未來前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