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東北振興,關鍵在干部,關鍵在落實”。提升抓落實的能力、發揚抓落實的作風,是機關“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的內容和目的,也是檢驗成效的標準。全省干部必須把狠抓工作落實擺在突出位置,發揚釘釘子的精神,一錘接著一錘敲,把各項工作往前趕、往實抓,全力以赴把龍江的事情辦好。
干部干部,干是當頭的。干部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辛苦、更加努力地工作、更能夠吃苦負重,才能不負使命。毋庸諱言,我省一些部門“機關病”還沒有去根兒,干部得過且過、效率低下、標準不高、能力不足、本領缺失,畏首畏尾的“葫蘆官”有之、患得患失的“太平官”有之、能力不足的“庸官”也有之……必須通過“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切實糾正和解決。
怎樣狠抓落實?在全省機關能力作風建設工作會議上,省委書記許勤提出了富有辯證思維的“六要六不要”,就是抓落實的方法。具體來說:要胸懷大局、不要自說自話,推動工作格局由小向大轉變;要雷厲風行、不要拖拖拉拉,推動工作節奏由慢向快轉變;要嚴謹細致、不要粗枝大葉,推動工作態度由粗向細轉變;要求真務實、不要務虛作假,推動工作方法由虛向實轉變;要真抓實干、不要坐而論道,推動工作導向由說向做轉變;要追求卓越、不要自甘平庸,推動工作標準由低向高轉變。這“六要六不要”,實質上是在為兩種人“畫像”,兩種狀態、兩個結果,是非分明、高下立判。領導干部必須把“要”的部分,化為行動自覺,對“不要”的部分,堅決克服和摒棄。
抓落實,是進行時,不是完成時、也不是將來時。然而,一些干部把說了當成做了、把計劃了當完成了、把做了當成做到位了、把部分落實當成全部落實。還有的出工不出力、務虛不務實,不愿負責任、冒風險,“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背離了實事求是原則,背離了忠誠老實的要求。我省各地各部門陸續建立起領導責任、工作推進、考核評價、督導問責“四個體系”,就是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讓口號式、表態式、包裝式的假落實沒有市場;讓不講政治、投機取巧、偷奸?;母刹縼G位子、受警醒。
把政策優勢、比較優勢轉化為振興動力、發展優勢,要謀定而后動;實現加快發展、趕超發展、跨越發展,要謀定而快動。我們要循著“六要六不要”起而行之,想落實、會落實、急落實、全落實。